蛇在传统文化中,一般扮演邪恶、奸诈的反派角色,从亚当和夏娃被蛇诱导,到农夫与蛇的故事,再到葫芦娃中的女蛇精,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那现实中的蛇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蛇?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?
据世界卫生组织表示,2019全球有超过580亿人存在遭遇毒蛇的风险,每年有近270万人因蛇咬伤而入院,其中大约8万1000到13万8000人因此丧生,另有大约40万人被迫截肢或是落下终身残疾。
虽然蛇类对人的伤害很大,但它们一般不会视人类为猎物,多数蛇类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,除非它受到惊吓或伤害,才会发动攻势,否则一般而言蛇类都会避免与人类发生接触。除了一些巨大的蛇类(如蟒蛇、蚺蛇)外,大多数无毒的蛇类都不会对人类带来生命上的威胁。那如何分辨有没有毒呢?
通常观察其头部,若是三角形状,该种类便有毒,反之若是圆形便无毒。 但还有一些眼镜蛇并非三角头,因此并不全面,不过在中国,多数毒蛇都是三角形的,此方法还是比较有效。
无毒蛇类的咬击通常没有太大杀伤力,因为它们的牙齿主要是用作抓住多于撕开猎物,因此普遍不会造成较深的伤口。而有毒的蛇需要通过尖牙注射毒液,伤口一般较深,有明显的牙印。
蛇类的心脏包裹在一个囊中,称为“心囊”,位于支气管的分叉处,刚好在七寸处,由于蛇的心脏是非常脆弱的,只要击中蛇的要害,瞬间能让蛇失去战斗力,这也就是所谓的打蛇打七寸的缘故。不过如果在野外遇到蛇,该方法不建议使用,原因是普通人对蛇天生有恐惧感,野外遇到蛇难免惊慌失措,无法精准把握七寸的要害,贸然动手,反而增加被攻击的危险。
蛇具有红外线感知能力,能够通过热源捕食捕,不过蛇类视力普遍较差,相当于一个瞎子。一般而言,树栖性的蛇类拥有较佳的视力而居于洞穴内的蛇类视力则较差。蛇类最基本的视力是可以捕捉外界的动态,例如移动状况,但未必能确切地予以掌握。
蛇类以嗅觉追踪猎物,可是它们的嗅觉器官位于舌头。蛇类的舌尖是呈叉状的,它们以舌头收集空气中的漂浮粒子,并将其传递至位于嘴部的犁鼻器(费洛蒙鼻嗅器)以测试气味。叉状舌尖能同时刺激蛇类的味觉与嗅觉,为它们带来追踪味道的方向感。一般蛇类都会让舌头长期保持运动状态,一直测试着空气中、土地上、水里的各种粒子,以此找出猎物的所在位置与及探知身处的环境状态。
因此,由于蛇对气味非常灵敏,能够立体地分辨出气味,如果有刺激的气味的话,会严重损害蛇的嗅觉器官,一旦失去嗅觉的加持,蛇的战斗力将会锐减。
进食完毕后,蛇类会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,静待身体消化食物。由于蛇不会咀嚼,只能生吞食物,靠体内的消化液慢慢消化,这个时候的蛇胖成一个球,根本动弹不了。 因此,当遇到吃饱的蛇时,别怕,只要静静的,别打扰它们,慢慢离开就没有危险。
蛇类有换皮的习性,一般被称为“蜕皮”。在蛇类的蜕皮习惯中,蛇皮是一层叠一层的。蛇鳞是紧密相连的,新旧的蛇皮紧紧相连,蛇类蜕皮的过程就像把袜子从脚掌褪出的情况一样。 因此,在要蜕皮之前,蛇类会停止饮食并躲在某个安全的地方。这个时候的蛇,只专注于如何脱掉身上的衣服,根本无暇顾及周边的环境,更别提攻击人。
蛇是冷血动物,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当外界温度降低时,蛇体内酶的活性也随之降低,新陈代谢极为缓慢,致使无法维持正常活动,不得不处于冬眠状态。 虽说一条睡觉的蛇就等于死蛇,但是野外遇到的话,最好别惊扰到它们,要是被惊醒,蛇的分泌系统可能会因此混乱,最终导致死亡。
世卫组织指出,蛇咬伤中有80%都发生在足部,或是膝盖以下额腿部,因此,在有蛇类出没的地区,穿上具有保护供能的鞋履,避免赤足行走,能够有效防止蛇咬。
蛇类大多生性害羞,喜欢躲在暗处,成堆的垃圾和老旧的建筑材料为它们提供了绝佳的躲藏地点。因此,及时清理垃圾,及时修建住宅、通道和儿童玩耍场所附近的草坪,都能有效降低蛇咬的几率。
夜间在有蛇类出没的地区行走时,携带手电筒等照明工具也是非常关键的预防措施。世卫组织提醒,哪怕只是走出帐篷去上厕所的短短一小段路,都有可能让你在一片漆黑之中不慎踩到毒蛇。
此外,在蛇咬伤的高发地区,增加住宅密封性,让蛇类无法进入,睡在高于地面的床上,并仔细地挂上蚊帐,也能预防蛇咬伤的发生。
虽然蛇很可怕的动物,但是,当我们知道蛇的弱点后,它们也不再可怕。当然,如果户外遇到蛇,请尽量保持冷静,别以为知道它们的弱点,就以为好欺负。切记,不要试图挑衅它,这只会增加自身的风险。
原载:老何的科学课堂
上一篇:小吃让袁家村变网红文旅村,有经验也有教训
下一篇:没有了